小年到了,新年也就没几天了,可就在小年这一天,南方和北方的讨论就热闹了起来,原因为他,北方小年是腊月23,可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小年,却是腊月24,咋就差了一天呢?
其实稍微懂一些节日由来的人啊,都会知道这么一句话:官三民四,和尚道士五。说的是官家腊月23过小年,民间腊月24日过小年,和尚和道士啊,都得到25才过。
但这里又延伸出了一个问题,怎么北方就成了官家,南方就成了民间?
这呀,得从中国的历史上去找答案,以此来解开南北方过小年不在同一天的原因。
话说华夏民族最早崛起于中原地区,说早期的古代啊,所谓的中原地区,就是现今的河南大部,山西以南,陕西东南这么一块区域,这里呢,靠着黄河,有水源,同时呢,这里还是平原地区,有利于人类居住和文化发展。
所以啊,相比于淮河以南(中国南北方以淮河为界)的区域,中原地区是较早延伸出文化和统治的。
从夏商周时期,到后来的秦、汉、隋、唐、北宋,这上千年的历史中,权力中心“朝廷都城”的所在,一直都在北方,无论是秦朝时期的咸阳;汉、隋、唐时期的长安、洛阳,北宋时期的汴梁,都在北方。
正是这样的情形出现,导致了北方这个“官家”的气息浓厚,对于权力的追逐,对于仕途的渴望,北方人在这方面要远远比南方人更感兴趣。
而在这段期间,南方都经历了什么呢?
南方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、吴国、越国兴起,渐渐兴起了以楚越文化为根本的南方文化,相比于北方对于权力的追逐,南方则更习惯于偏安一隅,稳定发展,以农、商为根基,无论北方闹腾的有多欢,南方在大多数情况下,都是趋于稳定的。
而且从历史来看,因为北方常年战乱,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战斗力,所以在少有的一些南北对峙期间,也大多是北方统一南方,所以南方地区对于北方大多是一种依附和服从管理的状态。
久而久之,这种“官三民四和尚道士五”的说法就流传开来,在古代,官家无论啥东西,肯定是要比民间早一步的么,所以过小年也是如此,而北方民间呢,因为靠近都城,且多有皇亲国戚,啥习惯都随着皇家来,皇家啥时候过小年,北方民众就啥时候过小年。
而南方与都城较远,自然就延缓那么一天了。
可能很多人说了,那南宋时期,都城不就挪到了南方吗,为啥这个习俗还没改呢?
很可惜,南宋时期的确将都城挪到了南方,但毕竟存在的时间只有一百多年,相比于千年传承而言,实在有些“实力不足”。
之后元朝建立,都城再次回归北方,明朝建立之后,曾短暂建立都城在南方,但在朱棣迁都之后,又回到了北方,明朝两百多年,清朝两百多年,都城依旧在北方,即便是我们现在的美丽首都北京,也是延续了明清都城所在。
这种文化的延续,是一种惯性,同时也为我们伟大的祖国,增添了许多有趣的文化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