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力波稍纵即逝,然而还是逃不过国人的"天眼"

  引力波自发现以来都是被质疑的,很多科学家也是挤破脑壳想要证实引力波的存在。

 

  引力波的速度为光速

 

  1687年,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引力,并给出了计算两个物体间引力大小的公式F=Gm1m2/r2。
 


  G是英国物理学家、化学家亨利·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的万有引力常数,m1,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,r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。换句话说,引力的大小和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,和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。

 

  大家可能注意到,在这个公式中,没有时间的概念后人解释说,牛顿认为,引力传播速度是无穷大的。简单地说,就是不管距离有多远,引力都能瞬间到达。

 

  200多年后,又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诞生了爱因斯坦。在他提出的复杂的狭义相对论中有一个观点:光速,是一切物理速度的上限。也就是说,不可能有一种速度比光速更快,引力传播的速度也不例外。
 


  最后也被证实了。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。“我们最后得到的测量结果说明,爱因斯坦关于引力应以光速传播的的猜想是正确的。我们计算过,误差大概不超过5%。”

 

  在汤克云看来,一旦被证实,这就是一项“世界级的”重要发现。当然,任何科学探索的结果都需要反复检验,汤克云和他的团队正期待着来自其他物理学家的检验,“被证实或被质疑,这都是科学进步的一部分。”

 

  引力波被"抓住"了

 

  2017年8月17日,第4例引力波事件发生后的第3天,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又发现一个新的引力波信号GW170817。

 

  与前4例黑洞合并所产生的引力波不同,GW170817是一个由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。全球约70个地面及空间望远镜从红外、X光、紫外和射电等多个波段开展后续观测。
 


  这其中,也包括中国架设在昆仑站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-2。身在南京的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的年轻成员胡镭,是第一个注意到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-2“有情况”的人。

 

  胡镭告诉记者,8月18日中午,南极团队获知引力波信号准确方位后,立刻调整巡天望远镜角度,把望远镜观测角度拉到极限,历时10天,每天2小时,终于在预期坐标内看到了那个宝贵的亮点。中国在南极抓住了这个机会!

分享 2017-10-17 16:15:21

0 个评论
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
半面妆

心中的女神只有林青霞
精彩推荐
相关内容